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乡村美育论坛(分论坛一、分论坛二)
Hello everybody
这个七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乡村美育论坛与您相约,大家不见不散!
论坛主题 合唱助力乡村美育振兴
论坛背景
2020 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是要补齐乡村美育短板。
为大力宣传和推进乡村学校美育的普及发展,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支持与投身乡村美育振兴工程,由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主办,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承办的乡村美育论坛将于2022年7月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合唱节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举行。
分论坛一主题:乡村学校合唱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
主持人
高洁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秘书长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导师,音乐教育系主任,音乐学(师范)专业负责人
分论坛一嘉宾
程美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音乐教师
论题:《浅谈合唱教育中的美育与生命教育》
【摘要】
合唱教育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育所产生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对中小学和高校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合唱最能培养人们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也是造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群体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和团结一致的向心力的良好教育方式。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白窈箐
兰考泡桐花开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论题:《合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
【摘要】
泡桐花开公益联盟,致力于山区、乡村小学素养教育帮扶计划4年已久。其中聚焦为:每帮扶一所小学,建立一支少年合唱团。目前在河南省已经打造了4支乡村少年合唱团。
李家琦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论题:《合唱训练对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基于 CEPS 数据的实证分析 》
【摘要】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库2015-2016学年的数据,论文实证分析了合唱训练对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合唱训练对留守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合唱训练、合唱作品、合唱表演均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开放性格和交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唱表演对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合唱训练次数越多,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越强。完善乡村合唱训练制度,激发儿童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彰显合唱训练对留守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发展性作用,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邱利萍
广西格罗蕊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柯达伊音乐教育平台”创办人
论题:《合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 》
【摘要】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音乐的滋养,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儿童,更离不开音乐教育。因为音乐,能够扩充生命中一切的美好与价值,可以让一个人整个未来的生活明亮起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中最直接的方法,不受条件的限制,不需要购买昂贵设备,只要能开口说话,就能参与歌唱。重视歌唱,特别是重视在合唱中的歌唱,可以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影响他们去接触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参加合唱,不仅可以创造艺术和谐之美,集体之荣誉感,还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价值导向、智能发展、心理保健、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受益一生的财富。而这一切,只需要有一位训练有素的老师,带领他们走进合唱的世界。
王敏
上海市嘉定区朱桥学校教师
论题:《农村初中合唱团育人价值的思考与实践 》
【摘要】
通过以合唱作为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合唱育人成为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给学生学会选择、有自信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本文将从:虽“渺小”也歌唱,敢“追求”用心唱,得“关心”把梦亮,懂“感恩”助飞翔等四个方面阐述朱桥学校“小候鸟”合唱团在如何结合农村学校特点立足育人理念中持续发展,探索初中合唱团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与价值追求,得出合唱是培育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合唱团是学生自信成长和对美感知的温馨驿站。
王欣怡
重庆工商大学法社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论题:《社会工作视角下合唱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
【摘要】
根据民政部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约643.6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96%由(外)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看护。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依旧庞大,这类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章主要从儿童社会工作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孤僻自卑、自暴自弃、缺乏安全感等,然后探讨了合唱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作用,包括释放和缓解情绪、培养儿童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结交同辈群体等,进而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抗逆力。最后,根据合唱的作用特点相应地提出建议,包括成立合唱团、开展合唱治疗、举办班级合唱比赛等。
张晨阳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论题:《培养淮北市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的音乐活动探究 》
【摘要】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 (2022年版)坚持以美育人要求, 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发挥艺术课程在审美与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中小学阶段音乐课程内容包括小型歌舞剧表演、合唱等。所以本课题从在校研究生的角度,先对淮北市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在相关实践经验与理论的支持下,再开展合唱、音乐剧以构建 “留守儿童美育活动”以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最后希望能寻求适合淮北市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音乐路径,也希望与目前已有的研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为留守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改进提供支持。
杨芳
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总监
论题:《一起歌唱 一起长大 ——飞越彩虹在各民族聚居区推动童声合唱教育的经验分享 》
【摘要】
合唱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仅承担自然教育的美育与德育部分,亦贯穿着乡土教育、情感教育。飞越彩虹根植于中国多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以及各民族音乐文化之美,致力于推动民族童声合唱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让各民族的孩子通过歌唱,促进与激发他们自信、阳光的成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唱。一起歌唱·一起长大,飞越彩虹十五年的故事与您一起分享!
分论坛二
主题:乡村学校班级合唱教学改革与实践
主持人
薛晖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体育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音乐教研员,特级教师,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湘艺版音乐教材副主编。
分论坛二嘉宾
董爱伟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六级高级教师
论题:《乡村初中班级合唱的思考与探索 》
【摘要】
乡村初中班级合唱,按照初中生目前的合唱经验及每学期仅15课时左右的教学量下,班级合唱不现实。如何利用课堂内、外碎片化时间,跳出专题课时的限制,激发初中生学习自信心与内驱力的教学是我们所思考的。如《雪绒花》合唱歌曲,在课堂上给学生知“美响”,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在课外用口琴(24孔C调复音口琴)“校音”,练“美音”。每星期的作业量仅一个乐句,甚至是几小节,学生在练习口琴曲同时,“顺带”体验与实践歌唱任务,“研”学歌唱技巧,构建歌曲稳定的和声感。而教师在每周的音乐课上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的唱(奏)展示给以指导。由于拉长了声(器)乐曲的学习战线,把合唱的难点分散在几节音乐课上消化,学生不仅有理想的合唱之音,座位前后四个人可以随时二重唱(奏),学生的唱(奏)技能评价成绩也可即刻生成。
卢飞燕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青年教师
论题:《循序渐进 有点有面——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进阶的“六个阶段”》
【摘要】
本文是以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合唱教学为例,来探讨乡村班级合唱的教学实践。学校依托合唱社团的艺术实践,形成了校内外的社会品牌影响力。为了校内学生都能共享合唱教学的成果,学校将合唱作为校本课程,在校级合唱团运用实践。同时在中低年级开展班级合唱课程,让合唱不再成为稀缺资源,让学生共享美育教育的成果。教师也将在合唱社团的教学经验运用到班级合唱的教学中,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循序渐进、有点有面”为宗旨,从感知音乐到兴趣建立、从音高模唱到听觉建立、从声音模仿到音色感知、从音乐游戏到节奏练习、从单一声部到基础和声、从视唱练耳到作品实践,探索小学班级合唱教学进阶的“六个阶段”。
李卫英
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
论题:《合唱公益,面向人人,立足班级 》
【摘要】
“快乐合唱3+1”以合唱为切入点,在乡村中小学开展合唱艺术的普及与推广,这样的“合唱公益”是面向人人的。而要做到面向人人,必须立足班级合唱。人人参与才是合唱公益,才符合合唱公益的初心。“快乐合唱3+1”从班级合唱开始,形成了一套指导学校开展班级合唱的可操作指南,让每个乡村孩子都参与进来。“合唱公益”可以打出班级合唱的组合拳,针对不同层级设置不同的展演舞台,进行班级合唱的成果展示,倒逼班级合唱常态化日常排练。关注大多数,用班级合唱排练+米多多乡村童声合唱周;提升优秀团队,用音乐教学法培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会;不忘村小,用“乡村美育e课堂” 与菜花冲合唱节,这一套套组合拳都是在以“用童声照亮童心”,去实现“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的愿景。
刘鸿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音乐教研员
论题:《田埂花开,以美育人,培根铸魂 》
【摘要】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乡村学校班级合唱教学,有助于培育乡村每一位孩子感知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通过聆听音乐、科学发声、识谱唱谱,声部和谐培养团结向上的新时代学生精神风貌,是培养乡村孩子音乐素养的最佳途径。合唱课程内容以国家课程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每年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举行班级合唱展演活动,推动班级合唱蓬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乡村,乡村学校班级合唱教学有利于守护好乡村文化根脉,以美育人,培根铸魂。
刘洁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
论题:《区域内乡村学校班级合唱教学的行动研究 》
【摘要】
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总存在教学效率不高问题。为此,我们铜山区展开了近十年的行动研究。第一阶段延续传统重视课外合唱教学的做法,重在提高作品的演唱质量,但这方式只对少数学生有价值。因此,如何提高整体学生的合唱水平就成了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目标。为此,我们推进“班级合唱”提出“人人享受合唱”的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课堂去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后发现,因基础教育“特殊性”无法保重合唱教学的连贯性。为此,第三阶段我们采用费承铿先生特为基础教育班级合唱教学编写的教材歌曲合唱曲作为教材,并建立有利于师生进步共同的评价体系,借助音乐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全方位改进“班级合唱”教学,终于取得成效。
钱夏红
上海市松江一中高级教师
论题:《上海松江新浜田山歌高中合唱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合唱是学校实施高中美育的重要途径。上海松江新浜田山歌作为地域优秀文化资源中的“非遗”代表,其“鱼咬尾”多声部的演唱形式记录着松江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拥有独特的人文气息和乡土情怀,是学校乡土美育的良好载体。上海市松江一中依托综合实践课程,以校内外美育一体化方针采用多样化实施策略对田山歌进行合唱课程建构:校内课程,以班班有歌声来全面普及合唱,以校级合唱团来专业化提升合唱水平。校外课程,通过田野交互式合唱,建立模拟田山歌生态环境的情境化教学,并以原创音乐剧创新田山歌表现形式。学校多渠道开展田山歌合唱课程,对于培养当代高中学生民族使命感及家乡归属意识,培养积极的担当和责任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与意义。
汤静
成都市红牌楼小学高级教师
论题:《巧用地方传统音乐素材进行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初探》
【摘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阐述中提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而合唱作为演唱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学生音乐素养中必备的表现技能之一。如何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能参与合唱、唱好合唱,还能在合唱活动的参与中关注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呢?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巧用地方优秀音乐素材进行合唱教学,能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
具体实施:一、巧用本土童谣培养低段学生的合唱意识;二、巧用地方优秀传统音乐素材培养学生合唱表现能力;三、巧用儿童化的优秀传统合唱作品提升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完成效果;四、巧用舞台增强学生合唱的成就感,扩大优秀传统音乐的影响力和传唱度。
王啸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论题:《基于人大附小集团化办学门头沟校区班级合唱的美育普及 》
【摘要】
合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班级合唱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集体凝聚的意识。学生通过听、唱、演等形式有效地表现音乐,传递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新版《艺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等。 人大附小七彩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优质教育环境的理念。我校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办了“唱中国梦-颂附小情”人大附小合唱专场。此次专场既有六校区校级合唱队的表演,也有班级合唱的展示。这在以后的京西校区班级合唱教学中,更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合唱的热情,鼓舞了音乐教师进行班级合唱教学的信心。
杨友虹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教师
论题:《坚持乡村合唱教学之路,如春风春雨》
【摘要】
在长期的合唱歌唱理念中,自己一直遵守着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合唱团的埃利斯·布拉德利艺术总监理念:以语言,声音和音准为教学理念的,因此,多年来,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练声还是歌唱中,都时刻要求学生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状态以美声唱法强调的,每一乐句都应该保持气息支撑下的歌唱,在练习音准过程中时常会通过一些音的连接比如:运用“so la so mi ”,“so la so”;mi so la la”,“so soso”用鲜艳各色的卡纸做成教具,放在教室地上,孩子们在教室里不仅体会到了小时候玩“跳房子”游戏感觉,并且通过找出这些音来,又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合唱教学,不是一挥而就的工作,而是要靠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去完成的一项在合唱中提升孩子们综合素养能力的。
分论坛速览
论题一、乡村学校合唱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
论题二、乡村学校班级合唱教学改革与实现
论题三、乡村学校合唱团建设与浸润帮扶
论题四、合唱教学与乡村美育发展
论题五、合唱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
论题六、合唱公益行动与乡村美育普及
此次分论坛有55位来自全国20个省的嘉宾参加,接下来一起来期待他们的精彩展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