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唐平波丨合唱指挥专家辅导“快乐合唱3+1”项目县的经验

2018.02.13 420 字号

编者按:

1月17日,乡村中小学合唱教育研讨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快乐合唱3+1”项目县教育局及教育基金会领导、合唱指导专家、音乐老师、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参与项目的故事与经验,干货满满,特一一整理与大家共享。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湖南省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合唱指挥课程与教学博士研究生唐平波的发言

 

唐平波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朋友们:

下午好!

我第一次来指导桑植教师合唱团,那是2016年夏天。老师们对我带来的知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感到很新奇,倒不是因为我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老师们尽管参加了“快乐合唱3+1”合唱训练营的学习,但因基础太差专业上还是相对落后了。虽然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但是大学里学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提炼和升华,更加没有更新,所以才会对我带来的“东西”感到惊奇——原来是这样啊!我就是这样,把外面的“砖”,一块一块的搬到桑植来,我就是——“搬砖的人家”,简称“砖家”! 

要说,我起到的最大的作用,不是教会了她们怎么唱合唱、怎么排练合唱、怎么指挥,而是激起了她们的主动性,明确了合唱不仅仅是唱,还能学会如何去尊重、谦让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还能学会分享、乐观的品质。她们开始走出去学习了,外地举办的合唱知识培训,也逐渐出现了桑植音乐教师的身影。

淳朴的民风造就桑植人谦虚、朴实的精神风貌,好学上进是她们的性格特点,吃苦耐劳是她们的品质,团结协作、和谐友好是当地的社会氛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桑植的合唱教育很快就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浙江台州市市长发的朋友圈感言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共鸣,他说:“我主张孩子们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参加一个合唱团,喜欢合唱的孩子品行一般差不了。何也?喜欢合唱的孩子一般有大局观,合唱不是独角戏,而是要在指挥的统一协调下集体完成一项活动,因而必须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分工协作,如果各唱各的调,肯定砸锅。喜欢合唱的孩子一般比较合群,因为在合唱过程中,成员之间需要交流、需要互动,需要敏锐感知他人的变化,并进而和谐的做出相应的配合。喜欢合唱的孩子一般身心健康,因为合唱是一种有韵律有美感的行为,能够陶冶情操,舒缓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合唱又是一种体力劳动,有助于调息运气,扩大肺活量,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德清基金会聚焦“快乐合唱3+1”公益项目,其着力点就是帮助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合唱,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我为什么讲了半天还是在讲老师呢?

 

 

 

请大家以我为例,分析一下,长沙到桑植,来回十几个小时,过来一趟确实不容易。如果只是到一所学校去指导合唱,受到影响的只是这所学校的一部分孩子,影响范围太小。但如果我教会音乐老师怎样去操作,那么这所学校现在的孩子,以后的孩子都能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我直接影响一百位老师,那么,间接影响的可能就是一万名学生,十万名学生,百万名学生……这个意义就相当大了。

因此,要想让孩子们快乐合唱,首要、关键因素就是——音乐教师的合唱指导水平!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组建和发展教师合唱团,势在必行!——为什么?

大家回顾一下,在“快乐合唱3+1”项目中,针对教师的合唱培训中,“音乐下乡行”只有两次,“合唱训练营”只有一次。然而,合唱指导水平的提高必将是一个长期学习并不断积累的过程。

组建和发展教师合唱团,才是落到实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师合唱团周期性的排练和演出,其实就是一个对教师长期的合唱培训。

教师合唱团能不能起到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就在前不久桑植举办的县级合唱比赛中,教师合唱团的老师们大放光彩。在教师合唱团接受培训的老师,合唱指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的老师。昨天晚上的音乐会,参加演出的四个童声合唱团,就是本次比赛获得优胜奖的队伍。

 

 

 

在这里,我倡议:为普及合唱艺术教育,推动合唱艺术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每个孩子从小都能享受到真正的艺术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教育的熏陶下,促进大脑发育,激发潜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组建一支教师合唱团。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桑植教师合唱团的一些经验。

1、起步阶段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第一位的。如何才能让老师们产生兴趣呢?——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我简单的谈谈经验。我认为必须做到三个方面:

1)   成就感(满足感)

2)   轻松感(愉悦感)

3)   被尊重感

今天只讲第一点——成就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实在在做了事,二是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看。如果教师合唱团,一个学期下来,只唱了两首歌,每次排练反反复复的唱,谁还有兴趣呆在这里?教师是一个社会角色,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很多单位的工作和社会应酬。如果是这种情况,合唱团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请假的、缺席的越来越多。换做是我,别说真有事,就是没事,也要找个借口请个假。

因此,合唱团在起步阶段,必须要进行演唱作品量的积累——就是浏览大量的作品。桑植教师团,虽说成立了一年多,因各方面的原因,真正规范排练和训练,其实只有这一个学期。音乐会上演唱了15部中外作品,加上平时用来训练的,应该有二三十首。

建议,第一年,要浏览50部左右的作品;第二年,浏览上百部。如果要举办音乐会,就从这些作品里挑选出20部左右,细排精唱。通过这样的训练,老师们的音准能力、听辨能力、歌唱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得到了提高,成就感有了,满足感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

 

 

 

2、不设常任指挥,扶植一位核心人物

有句俗话:同行相排斥。一个地方的音乐老师,虽说表面上客客气气,关系挺好,其实内心谁也不服谁,除非有一位在合唱领域比较专业又有很有经验的当地老师,那就可以设常任指挥。如果没有,建议聘请一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位外请的指挥,可以两周或者一个月来一次,周期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每周来一次,合唱团的老师们会依赖性太强,不利于自身发展,两个月或一个学期来一次,又怕中间走了弯路而不自知,不能及时调整。

教师合唱团毕竟还是要培养自己的老师,因此,千万不能放过锻炼他们的机会。“澧水之声”新年合唱音乐会,上台的指挥和伴奏就有近20名当地的老师。

对于桑植教师合唱团的师资培养,我的计划是在3到5年内,全面提高教师们的合唱指导水平,至少要培训一批能动手排练、指挥、指导学生合唱团的老师。

 

 

 

3、要求每位教师组建一支学生合唱团

这样,老师们就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桑植教师团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

4、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激发动力

我给桑植教师团制定的目标是:17年,在本地举办专场音乐会;18年,去省城长沙举办音乐会;19年,去北京音乐厅举办音乐会。三年内,参加国内外的合唱比赛,争取获得好成绩。参赛,不纯粹是为了拿奖,主要是锻炼队伍、增长见识和验证水平。

 

 

 

5、制定规章制度,激发教师的主动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制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这里我谈谈教师的主动意识。

桑植教师团是教育局牵头组织的,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们都是被动式的排练,教育局的聂仁涛股长和段万毛主任两位领导基本上是吃喝拉撒全包了。排练时老师们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依赖性也很强,我感觉情况不对,就和局里领导商量,建议把权力下放,让她们自己安排事,包括制度的执行,领导只做监督。同时我也给合唱团的老师洗脑,告诉她们:“合唱团真正受益的是你们,不要事事都依赖教育局,合唱团是你们自己的。全国有多少地方,没有组建教师合唱团,有些地方自发组织了,教育局也没管,更别说拨款了,大家要有感恩之心。”慢慢的磨合,情况越来越好,比赛也拿了奖,老师们得到了提高,兴趣提升了,主动性也增强了。这次音乐会之前,需要购买旗袍,教育局拨给合唱团的经费已经用完了,老师们就主动自己掏钱买——这就是主动性增强的体现。

6、坚持使用五线谱

五线谱是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是目前最为规范、最为全面的记谱方式。发展合唱团,就必须使用五线谱。现在,有一些中小学生的合唱团、社会业余组织的合唱团及老年合唱团,在我们的影响下,逐步脱离了简谱,转向了五线谱的学习。五线谱不难,比简谱容易。我曾经在一所小学做过实验,每周排练一两次,一个月的时间,用我的教学方法使从未接触过五线谱的学生学会了10首二三声部的简单的合唱曲,并且每个孩子都能演唱所有声部。桑植教师团除了当地的桑植民歌,其他的作品和训练用乐谱,全部是五线谱。今后,也应将桑植民歌转换成五线谱。用一句业内人士的玩笑话来说,就是,只有消灭简谱,合唱才能真正发展

 

 

 

7、教育局的行政支持

这个方面,桑植教育局刘吉国副局长已经做了介绍,这里不展开讲。

刘吉国丨桑植县开展“快乐合唱3+1”项目的经验

8、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钱从哪来?

1)   财政拨款

2)   教育基金会支持

3)   教师自筹

4)   社会赞助

5)   商业演出

现在的学校合唱团,很不稳定。尤其是高中,到了高三就会退出合唱团。桑植的三所高中都没有常规的合唱团,这不能怪学校,因为高中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正常的音乐教育,到高中来得从头训练,这得耽误很多时间。如果在进高中前就已经训练好了,那么,一周排一个小时就能起到合唱带来的效果,如果是这样,那么,高三的学生在高考前的一周都能参加合唱训练。真到了这一步,合唱幸甚,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合唱能够陶冶情操,舒缓压力,激发潜能,开发智力。如果能把合唱融入到音乐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合唱所带来的快乐,相信未来的社会都会充斥着谦让、尊重、合作,人人都会交流、分享、包容!

愿世界和谐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