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音乐新教师(四):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与老师交流
编者按:
新学期伊始,小编在公众平台后台和“快乐合唱3+1”各县学习群里,陆续收到音乐老师们的学习需求,大多集中为对教学教案和优秀一线音乐老师教学方法和经验的需求。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个教案网站,供大家下载(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同时转载“音为有爱”微信公众号郭声健老师撰写及整理的原创作品、适合音乐教师的可读性强的系列文章,与大家共享。
全文转自音为有爱公众号
在小米写给我的信中,有一句话对我的触动最大,它便是“我害怕安静的课堂”。这句话不仅狠狠地触动了我,也让我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
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有时候需要安静,比如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就没有人会害怕安静,只会期待安静。但是,就整堂课而言,即便是纯粹的音乐鉴赏课,“安静”一词,都是与音乐教学和音乐课堂格格不入的。我很能理解小米老师害怕安静的课堂那样一种感受,是啊,新教师本来最害怕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吵闹,那需要老师花很多精力去维持纪律,可一旦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很安静了,却又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反而让自己感到更为紧张和不安。看来,什么事情都不能走极端。显然,你这里所说的“安静”,并不是讲课堂纪律好,学生不讲小话,而是指学生不积极发言、不愿与老师交流的那样一种尴尬状态。这样的安静,意味着学生没有参与,老师在唱独角戏,这种安静的确是音乐课堂最忌讳的。前面也谈到,音乐教学不只是教师教知识技能就行了,说得夸张一点,音乐知识技能是教不会的,它必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才能把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内化进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之中。
我们要教会学生唱歌,前提是学生自己要动口唱,同样地,我们要教会学生演奏、创作、聆听,前提是学生自己要去亲自演奏、创作、聆听。也就是说,没有学生自身对音乐表演、聆听、创作的体验,我们就无法教会学生去表演、聆听和创作音乐。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那是违背音乐教育规律的,肯定是不正常的。小米你害怕安静的课堂,说明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我相信,解决问题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正如小米你所说的,在音乐课堂上,“要做到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大胆自信地表现、发言,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于是,你希望我就这个问题,给你提一些建议。老实说,其实每次你给我抛出的问题,对我来说,很多都是不曾思考的难题,毕竟我离开中小学音乐教学一线这么多年了,而且本来就才疏学浅,对音乐课堂教学也没有系统地研究和思考。不过我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会把它作为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我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甚至无知,我觉得这并不有损自己的身份,并不丢脸。由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问题。姑且又一次假定你我之间是一种师生关系,假定我们之间的通信就是一种课堂交流,那么,现在的情形是你是学生,我是老师,你提出问题,我来回答。最初的时候,你连向我提问题都是很紧张的,但你在几次通信交流之后,发言越来越自信,话也越来越多,感觉越来越轻松,而我在回答你问题的时候也并没有吞吞吐吐,不试图回避不懂的问题。而且,随着交流的继续,我可能会在此后的通信中开始向你提出问题,开始把发问的权力慢慢转移到我这一方来,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启发你更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我在这封信中就开始给你布置作业了,希望你利用国庆假期好好反思一下你的教学,并形成文字总结。总之,我感到我们之间的交流渠道是很畅通的,对话是轻松自如的,交流是富有成效的,即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彼此都获得了收获,共同在进步。
那么,为什么我们之间的交流会有这样的气氛和效果呢?从大的方面讲,因为我们之间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封信就这个问题已进行过交流),我们像朋友一样地坦诚相待;从小的方面说,因为我们之间的对话交流一反师生之间那种“老师问学生答”的常规模式。前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很显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处在同一个平台之上进行,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学习、彼此分享的关系。后一个问题,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课堂教学中所谓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老师问学生答”式的单向性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老师始终掌握着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和配合的位置,老师问话,学生回答,很明显交流的压力完全在学生一方。如果学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就一味地抱怨学生不配合自己。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配合老师呢,学生为什么要独自承受师生之间交流对话的那份压力呢?我记得我在某一本书中表达过一个这样的观点: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享受教师服务的人,他们没有任何义务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反过来是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配合学生搞好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不回答甚至不理睬教师的问题,教师没有理由去抱怨学生,而只能从自身的教学中找原因并自行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和老师交流的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有老师建议小米在上课时尽可能减少提问,甚至建议不要自讨没趣地去让学生回答问题。如果说我们解决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和老师交流的问题,仅仅是出于维护老师威信和面子的目的,那么,小米这位同事的主意的确不错,因为,我不向学生提问,就不会出现学生不理睬老师使老师下不来台的尴尬场面。然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是老师面子的需要,而是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说大一点,就如小米你所说的,是培养具有自信心、表现力、社交能力等基本素养的未来合格公民的需要。因此,这位老师的主意是消极的、不宜采纳的,它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回避问题,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挽回老师的面子,守护着那份狭隘的老师尊严。
我认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交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即便课堂上热闹非凡,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师生交流上,就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和老师进行对话,就像他们与朋友之间、与兄弟姐妹以及父母之间的对话一样。他们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不怕错;他们敢于反问老师的问题,质疑老师的回答;他们甚至会固执己见,和老师与同学发生争执。我这里描述的情形看上去似乎并不现实,然而,我在美国看到的中学音乐课堂,的确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是不是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形,就意味着降低了老师的威信、丢了老师的面子呢?不是,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其实已经把老师当成了朋友、兄长姐姐、父母,这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才是至高无上的。
其次,改变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方式。前面我已经谈到,我们现在采用得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就是“老师问学生答”,其实这是一种最低级的交流方式,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交流意味着地位对等,意味着双向进行,但这种你问我答式的交流显然是单向的,永远是从老师出发指向学生的,老师始终是判官身份,学生总处于被拷问的位置,它的最大弊端是师生双方交流的压力全部由学生背负了。这样的所谓交流,是不健康的,不公平的。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做一个假设:课堂上依然采用“你问我答”的交流方式,但问方是学生,答方是老师,作为老师,我们又如何面对这样的场景?老师也会害怕吗?老师有胆量接受学生的拷问吗?我猜想,老师们还是有顾虑的,特别是新教师,正试图给学生留下一个完美无缺的印象,万一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了,那不就面子丢大了?就是说,其实老师也是害怕回答问题的。既然老师自己都感到害怕,我们就要充分理解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音乐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素质再高,也不可能成为音乐大百科全书。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老师不懂,也很正常。所以,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有时候老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表现出一点自己的知识技能缺陷,同时做到不耻下问,让学生感觉到原来老师也有不懂的东西,老师回答问题也不怕丢丑,那我们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方式,必须要改变,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还可以不采用问答的方式,如演讲、讨论等。比如,美国音乐课堂上常见的presentation形式,我觉得就很好。老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先在课下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演说、展示,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听众和欣赏者而存在。我想,尝试过几次这样的交流形式之后,学生对于课堂交流就慢慢自信了、大胆了,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第三,即便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交流方式,也需要讲究问的策略。老师如何发问,我觉得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个是忌答案简单幼稚的问题,要明白一点,老师问学生问题,不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是真正和学生交流。我常听到我们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甚至对中学生也问一些非常简单幼稚的问题,诸如“好不好听”、“唱得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等,这其实不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让学生附和一下老师,烘托一下气氛。在小学低年级,问这种问题是可以的,有时候也是必需的,但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养成一种齐声回答的习惯,齐声回答的答案一般是结论性的几个字(如:“好听”、“不好听”、“唱得对”、“唱得不对”……),这种回答是一种简单的正误判断,基本上是不需要思考的,是下意识的、习惯性的,这当然不是真正的交流。若问到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尽量让学生单个回答,这样的话,老师可以进一步和学生做真正的交流,“为什么你说好听呢?”“你说唱得不对,能不能告诉老师错在哪里?”等等。
第二个是忌答案封闭唯一的问题,因为那不鼓励学生去尝试作答,而且有一种考试的意味,这一点,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要尤为注意。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不要把师生之间交流的重心和目标放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不要试图去考学生的记忆力,而是应该把师生之间的交流重心和目标定位为共同分享音乐的感受,要尽可能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去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答案封闭唯一的问题,意味着答案有对错,学生自然就不敢畅所欲言;而答案开放多元的问题,意味着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的答案都可能不一样,这样,学生就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比如说,欣赏完一首曲子之后,老师想了解学生对这首曲子的感受,就可能有两种问法:一种问法是“请问作曲家在乐曲中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呢?”另一种问法是“你感觉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呢?”表面上看去,两个问题差不多,但实际上在学生看来,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种问法,学生可能不敢回答,因为问的是作曲家的事情,作曲家到底在乐曲中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我不知道,我只能猜测,如果回答老师这个问题,我可能会猜错,会丢面子,所以还是闭嘴的好。但第二种问法,学生敢回答,因为问的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听了这个乐曲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这不存在对错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说了算,所以我要说。
你看小米,你的一句“我害怕安静的课堂”,就启发我思考了这么多,让我的脑子在高度运转。真的要好好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