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如情书般浪漫、优雅、随性的中职音乐课 |《JAZZ——一封写给黑人的百年情书》
- 前言 -
2022年4月11日“助力乡村美育·名师音乐课堂公益直播”第十四课《JAZZ——一封写给黑人的百年情书》,这是一堂如情书般浪漫、优雅、随性的中职音乐课,由浙江省温州市吕媚媚名师工作室选送,执教者为浙江省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音乐教师何萌萌,主持人由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师联盟主要发起人郭声健教授担任。
爵士乐的响起本身便带给人们无限的瞎想,如优雅懒散的舞步、似闲散不羁的绅士,当潇洒、浪漫所交织的情境带入音乐课堂,着实让云端的观众们过足了一把爵士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当下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郭声健教授:
音乐课需要感动,需要温暖,需要爱,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全都是这些也是不行的,如果我们每次都被感动得哭,那也受不了。音乐课同样还需要潇洒、浪漫、优雅、随性,甚至需要有张扬、还有偶尔的宣泄,因为音乐教育的育人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哭,还要有笑,有high,这才是音乐课堂的本真样态。今天我们安排的这堂课,就是一堂如情书般浪漫、优雅、随性的音乐课。
特别的是,这堂课也是自直播活动启动以来的第一堂中职音乐课。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不受重视,中职学生不能充分享受音乐的美感和快乐,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捍卫中职学生享有的平等音乐教育权利。所以,今天我们安排这堂课直播,期待能够引起大家对中职音乐课堂的关注。清公益
1“完美女神”——用才华“征服”了世界PROFILE
何萌萌
吕媚媚名师工作室学员
浙江省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音乐教师
全国音乐名师联盟教学展示一等奖获得者
萌萌老师说课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十八单元流行精粹——爵士乐掠影一节。纵观爵士乐的一生就像在观看一部黑人音乐发展的纪录片,本课重点在体验爵士的音乐根基:blus、ragtime上,并结合奥尔良爵士音乐的形成,拓展爵士与巴西桑巴,多元融合形成的bosssnova,以爵士乐发展的脉络为轴,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黑人音乐文化。
制定了三维目标:
1. 了解爵士乐的发展,掌握爵士乐旋律、调性与节奏特点。
2. 通过聆听、鉴赏、演唱、模仿、律动、制作视频等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验、分辨不同时期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3. 追溯爵士乐的历史源头、挖掘其文化背景,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审视爵士乐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包容。
“以生为本”将爵士乐拟人化,以爵士乐这位老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三大时期为切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走进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一部黑人音乐纪录片就这样在课堂缓缓“播放”,学生们既是学者亦是观众。
吕媚媚老师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醒另一颗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努力去唤醒,也期待被唤醒”。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始终坚守以生为本、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做有温度、有维度、有厚度的美育。
音乐课从心出发的思路或方式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做好两个“解”:
1. 理解学生:以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汲取知识,由单一的“聆听、鉴赏”的音乐课,到富有体验、律动感的艺术体验形式,努力让学生从课堂多方面获得更多,可能也能让课堂不再走马观花。
2. 了解学生:高中阶段的中职学生正当花季,已建立一定的审美,但还处于时尚、潮流比较浅薄的层面,很少了解支撑爵士乐如此美且有厚度的背后原因。将爵士乐拟人化,用其背后的故事穿针引线,贯穿于课堂。从学生爱美的心出发,努力引导学生从“喜新厌旧”到也许某一天蓦然回首时,会发现有某一堂音乐课曾在内心深处。
吕媚媚老师点评:何萌萌老师是一个完全可以靠颜值征服世界,却偏偏用才华征服了世界的完美女神。今天的直播课堂是何老师的常态课堂,举手投足之间,富有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体验音乐、理解文化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灵动鲜活,这样的音乐课堂尤其美好。
郭声健教授点评:这堂课恰似一封音乐情书,娓娓道来,情意绵绵,让爵士乐这位百岁老人的生平历史、性格特征、情感生活等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田。这不只是一堂音乐知识课,更是一堂音乐文化课,不只满足于传授相关知识技能,更立足于引导和依托学生的音乐实践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何老师说爵士乐的节奏特点让听众感受到它自由散漫、难以琢磨,又被深深吸引的魅力。我说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自由浪漫,清新洒脱、纯粹唯美,令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用情感动了听众,用美折服了学生。
2课例解析—— “四度”创新PROFILE
吕媚媚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职艺术教研员
中职浙派名师
温州市名教师
创设情境,以境生情——音乐课堂有温度
本课创设了爵士乐老人的故事形象,引导学生去追随爵士乐老人的前身、今世和来生,音乐学习融入故事情境,拉近了学生与爵士乐的距离。纵观这位老人身上发生的故事,体验爵士音乐风格,追溯爵士乐的历史源头、深掘文化背景。选用时尚贴切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始终趣味盎然地体验音乐,走进爵士老人的故事,感受爵士老人的音乐风格,以境生情,音乐课堂有温度。
联觉体验、创意表达——生本课堂多维度
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观赏、合着钢琴演唱——对比巩固布鲁斯音阶、结合声势律动体验爵士典型的shuffle节奏,在学生的伴奏下教师娓娓唱起以布鲁斯音乐特点改编的“亲密爱人”,引导学生巩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和节奏特点,师生合作的蓝调之旅,效果很feel。在学习ragtime时,生生合作,通过视觉、听觉、律动联觉感受平稳规整的欧洲古典音乐风格与自由不羁的非洲黑人音乐风格的融合,联觉多维体验,创意表达音乐,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学习热情高涨,有趣有效。
融合数媒、智慧教学——音乐课堂有效度
课堂上萌萌老师将新技术与音乐教学深度融合,有效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音乐课堂更有效度。课前,学生扫码进入云班课,在线打卡学习。课中从奶奶爱听的音乐、妈妈爱听的音乐,到你听过的音乐,导入谁也无法绕过的黑人jazz音乐,形象贴切,饶有趣味;随后利用左右手弹奏视频的对比,进一步巩固ragtime两个声部的音乐特点;最后通过穿戴不同风格的爵士老人演唱不同风格的《over the rainbow》,品味爵士音乐对世界音乐产生的巨大影响。课后再利用学生的专业能力,制作flash动画/寻找生活中的爵士乐。
时间为轴,人文相融——音乐课堂有厚度
时间为轴,纵观历史,音乐与文化息息相关。课堂结合爵士发展的时间轴,跟随历史音乐文化的脉络,从追溯爵士音乐起源到解读blus音乐忧郁、哀伤的气质,讲述轻松诙谐的拉格泰姆音乐背后的故事,了解以blus、ragtime为音乐根基的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比博普、冷爵士形成的原因......
铺开历史画卷,感受非洲音乐与欧洲音乐、世界音乐千丝万缕的关系,感性音乐和理性思维相互融合,感性音乐与历史文化水乳交融,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的同时加强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这正是我们高中音乐追求的有厚度音乐课堂。
温州市吕媚媚工作室
温州市吕媚媚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学员来自温州市各区一线的老师,工作室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德艺兼修为指导思想,以艺术教学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升专业为主线,以网络交流为载体,立足教学实际,聚焦中职教育,根植课堂教学,通过教学研讨、阅读分享、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大赛指导等主要内容,展开真实有序的教育教学系列研究,引导工作室成员成为一批“乐于敬业”、“晓于理念”、“善于学习”、“精于教学”、“专于科研”、“靓于特长”的中职艺术师资团队,打造一批具有中职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带领与辐射全市中职艺术教师。
3有声有色——分享温州经验
借助基地、教研共富
得益于温州行政层面的整体规划和教研部门引领,对温州中职阶段的83个专业,设立8个中职教研员,每个人带1+N个专业或学科,在市域内专业建设最好的学校建立教研基地,依托教研院、基地学校和专业骨干教师,组建专业发展的智囊团。
传承非遗、弘扬传统
开展 “瓯越非遗”项目,建立非遗教研联盟,从“非遗专业”“大师工作室”“非遗社团”三个路径去建设行动。建立非遗专业的有:温职专的瓯剧专业、平阳职教中心的平阳木偶戏专业、乐清职专的黄杨木雕专业、泰顺职教中心的石雕专业,通过三年制、五年制订单式为企业、为研究中心培养非遗传承人;建立“大师工作室”“非遗社团”,把非遗大师请进校园,学校通过“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弘扬地方非遗,赓续民族文化,让非遗传承与职校教育共生共长。
4梳理复盘——跟随教授深度思考PROFILE
郭声健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通过聆听专家提问,也能从中吸取经验,获得思考,梳理复盘,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郭声健教授的提问,解读更多内容:
郭声健教授:请以中职学生为例,谈谈音乐课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具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吕媚媚老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特色鲜明的教育类型。中职艺术教学强调让艺术与专业相融合,以生为本,通过活动实践,适情教学,因材施教。
首先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的艺术基础和学习特点有相同之处。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艺术进行深度对话,结合文哲史知识,引导学生挖掘艺术文化,批判性地鉴赏艺术,综合性地表达艺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其次中职阶段学习具有专业倾向。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珍惜中职学生的潜力,注重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选择与职业领域相关的艺术主题,营造与行业企业相关的职业情境,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学生适情体验音乐、表达音乐。
郭声健教授:音乐教学的温度、维度、效度、厚度的内涵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有效达成这“四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吕媚媚老师:有温度是学习的基础。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创设有温度的场景,有温度的课堂是学生趣味盎然地体验表达音乐的基础。一节有温度的课堂能让学生打开心扉,让音乐真正进入学生心灵,让艺术教学成为真正走心的教育。
多维度是音乐学习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多感官联觉体验,结合视、听、唱、议、创、演等多维艺术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语汇,感受艺术风格,创意表达艺术,提升艺术素养。
有效度是指音乐学习必须围绕目标做有效的达成。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老师要学会利用新技术与音乐教学深度融合,有效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有厚度是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艺术课程要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技能的同时,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艺术人文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基于艺术之美的文化理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
有温度、多维度、有效度、有厚度是一个从基础到途径到目标达成到内化的进阶过程,是水到渠成的美育过程。
5听众访谈——优秀“网友”有话说
“助力乡村美育”音乐名师直播课堂自2022年10月29日播出以来,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为乡村音乐老师服务的名师讲堂,吸引了26个县教育局以及公益机构的2千余名乡村音乐老师的“打卡”参加。很多老师每周准时守候、认真听讲。
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开始对部分一课不落的优秀老师进行深度访谈,第一批入选的最为积极、班主任最负责的湖南沅陵县,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反馈吧:
曹冠兰
湖南省沅陵县荷花池小学老师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艺术教育承载了家长太多的期望,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知识面越发丰富与广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在现代知识激增的情况下,这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因此,我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提升自我的教育理论积淀,使它成为一泉活水、长流水。德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通过每周的名师课堂,让我收获了很多课堂教学的方法。
张慧
湖南沅陵县老师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自己是音乐教师而自豪。我的父母也是教师,从小耳闻目濡他们为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忙碌了一辈子。认真学习名师上课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因随就简,就地取材,比如制作打击乐,用矿泉水瓶装少许沙子,或拿碗、勺子敲打,再戓用手拍桌,拍腿都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起来。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帮助我们这些农村的教师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不足,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开阔视野,真正见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音乐教学境界。
如何备好一堂音乐课,如何巧妙设计,前后顺序合理安排,课堂知识的拓展,课后反思之类,都要紧紧围绕新课标来进行操作实践,尤其是课后反思总结,也是老师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不断学习。
陈元
湖南沅陵县老师
我从事初中音乐教学十几年了,但不敢轻易去上戏曲欣赏课,这对于老师的要求也是真的高,需要深入了解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欣赏一下那就对于课程设定太过敷衍,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得不到满足。需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在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6等你报名——每周一的头脑风暴
上周崔学荣教授带领着她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开始了“助力乡村美育,音乐名师直播课”内容的深度研究,通过德清公益邀请了湖南沅陵县和湖北英山县的音乐老师代表,第一次开展了交流讨论,大家谈听课的感想,谈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在崔教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讨,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除了每周为大家提供优质课程外,还要对成果进行梳理、对老师们的困惑进行解答、对项目的深入进行不断研究。所以,这样的交流讨论将成为项目常态化的工作,每周一上午8:00-10:00,你将也有机会与崔学荣教授团队共同探讨,深入学习,通过报名即可参与,也可以在德清公益公众号内留言,我们将择优录取全勤学员。
德清公益一直深耕在乡村的合唱音乐教育中,成立米多多公益直播间这个平台,就是希望给专家与老师们、甚至是在校的“未来的音乐老师们”,搭起一座天桥,点燃大家的热情,让大家共同发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这一期《JAZZ——一封写给黑人的百年情书》我们仿佛进入了高规格清吧,那么在下一期的直播中,我们还会学到些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