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背后的故事 | 像太阳温暖着花儿与少年
太阳温暖着花儿与少年
世界每个角落
都变得温暖又明亮
1老师,像太阳一样温暖着学生
杨帆2017年来到安仁县华王中心小学任职。初来时,学校合唱团刚刚成立一年左右。那时候的她只是一名旁听老师,从旁听到带团教师,像太阳一样温暖的杨帆经常和团员们互动、交流与玩耍,一颗温暖育人的种子慢慢扎根发芽……
刚接手合唱团时,困难不少。农村学校师资紧张,带团老师兼职教授其他的科目是常态。每一年,合唱团都会有人员上的变动,新生进、老生出,团里的成员大部分是女孩子,男孩子较少。
(花儿与少年合唱团)
杨帆老师的接手使得合唱团焕发生机与活力,她开始进行合唱团成员重新选拔。“首先是选择对唱歌或者是对艺术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再一个个去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唱一下音高,认一下音准。如果音准可以就暂留下来,音准不太行的,我就会说我们再努力,先慢慢训练,下一次老师再选拔的时候,你再过来尝试一下。”经过选拔之后,留下来的成员最终按照县级合唱团标准达到40人,日常训练或者是有的时候学校日常事务过于忙碌的话,可能空闲一段时间,合唱团就会休整一下。
(杨帆老师教合唱团的学生们弹钢琴)
杨帆老师以温暖育人为原则,用爱关注着花儿与少年合唱团里的每一名成员。当孩子们情绪状态不佳,或在排练过程中、学习生活里遇到困难,杨帆老师都能细心地观察到,用谈心、鼓励的方式勉励他们。“如果在所有团员面前说,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我问什么,她们也不敢回答。所以我会课后单独带出去走一走,像在学校里转一圈,聊着聊着就和我说话顺畅轻松了。
比如说有的孩子害怕上台,我会告诉他们,其实这个事情不难的,你参加合唱团,大家40个人站在一块有什么好紧张的呢?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我平常带他们练习的时候也不会让他们单独一个人,几乎是只有胆子很大的,或者说非常活跃的,嚷嚷‘老师我来!’那就让他单独一个人试试,一般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组一个小组,大概是四个人一组,这样子他们会胆子大一点,放得开一点。”
在合唱团日常训练中,杨帆想办法让枯燥的技术训练变得有趣。“我刚开始接手的时候,主要是带他们练练声,玩玩手势舞,先活跃起来,让他们喜欢课堂。然后就是练气息,而且和他们讲清楚,唱歌不仅仅是好玩而已,我们也有机会去比赛的。在他们认真对待起来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简单的旋律和小歌曲的合唱。”
朋辈教育是杨帆训练的重要模式。这样的方式通常以学习小组展开,由声部长带着组员去做气息操,然后以小组形式回课,或者是给老师听乐句。如果组内有一个是入团两年或者三年的高年级孩子,就让高年级的孩子带着低年级的孩子练习。经过这样的朋辈教育形式,孩子们的合唱水平越来越得到锻炼与提高,彼此之间的情感链接也越来越深。
慢慢地,花儿与少年合唱团也有机会参加县里的艺术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团员的训练时间。“你想抓艺术节的合唱成绩,其他各班的老师也想抓他们的文化成绩是不是?团员的训练时间就成了问题。今天这个被老师留堂了没来,明天那个要赶作业,这种情况是很难办的。”遇到这种情况,杨帆老师通常会跟学校领导沟通,学校领导再去与各班老师沟通,形成合力,共同让合唱排练顺利进行下去。
(合唱团的日常排练)
杨帆非常注重自我提升,德清公益的课程就是她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德清公益经常安排专家来到县里给我们授课,我还跟着在'米多多公益直播间'听名师课堂。另外,暑期的'米多多合唱训练营'让我认识了全国各地优秀的音乐老师们。作为乡村的老师,有这么多机会去学习,我觉得很幸运,是真的很感谢德清公益不停地开发优质课让我们老师来听课。”
有时候没办法看课程直播,杨帆老师也会及时观看回放。“刚开始没回放的时候,我觉得‘天哪!我下堂课该跟不上了。’后来德清就真的很体谅我们,完全开放公益课的回放,为我们创造条件学习。”通过德清公益的课程学习,杨帆掌握了许多教学方法。例如“怎么去与学生沟通?带合唱团的时候有些什么要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怎么去培养?”在不断地学习以及提升自己中,杨帆老师带领花儿与少年合唱团在2020年的县艺术节中取得了好成绩。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花儿与少年合唱团里的少年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想法呢?
2音乐,为花儿与少年带来温暖
段海涛是花儿与少年合唱团的一员,经过学习与锻炼,他从一个爱哭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勇敢的少年。第一次采访时,段海涛很有礼貌地问候“老师好!”他很紧张,但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非常认真。
(演出前的段海涛)
谈起为什么加入合唱团,海涛的声音都变得坚定起来,“合唱团让我对唱歌产生一种非常向往的感觉。我在合唱团非常开心,认识了很多的同学,还学到了许多关于音乐的知识。”谈到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他觉得是关于肺活量的练习,因为很费劲儿,但是却可以锻炼他的身体素质和唱歌的气息。
(花儿与少年们在合唱团排练时的开心脸庞)
除了合唱团的日常排练与比赛外,段海涛最喜欢的是“乡村美育E课堂”的音乐课。“乡村美育E课堂”引入城区优质音乐教师和音乐学院师生资源,为“快乐合唱3+1”县域音乐教育薄弱的乡镇学校开通在线音乐课。目前华王乡已经开课3年了,长沙市天心区音乐教师团队的老师们给孩子们在线上音乐课。杨帆老师提到,“孩子们难得上一次专业的音乐课,以前的音乐课都挂在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的课上,一周或是一学期都难得上一次,即使上,也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歌曲听。乡村小孩子们对音乐专业知识的接触几乎为零,他们只知道有音乐课,但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是什么样的。有了乡村美育E课堂之后,他们就知道原来音乐课是这样子上的。我觉得这个项目挺好的,让农村的孩子也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能上这么好的音乐课。”
“好玩与开心”则是段海涛心目中的“乡村美育E课堂”音乐课。“音乐课很好玩,我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玩音乐游戏的时候会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有一次学摇篮曲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扮演哄弟弟妹妹睡觉,大家笑作一团,我感觉非常有趣,课堂氛围非常轻松活跃。”
音乐对他而言除了是一门课程之外,更像是生活里的一缕阳光。平时遇到不开心的事,他还会去树下唱一会儿歌,让自己的心情舒缓些。当被问到最喜欢的歌时,他说“哈哈,这个很难选择,因为我喜欢很多歌,我也不知道选哪个,我什么歌都会听。但是有最难忘的歌《种太阳》,因为我演出的时候紧张到忘词。”
(花儿与少年们走进自然,在田野里唱歌)
调皮的小男孩,对于音乐的向往与热爱,打动着每一个人。花儿与少年们也像杨帆老师所希望的那样——“我希望他们在合唱团里唱歌能够放松,能够快乐,能够有一个特长展示自己,有更多的自信。”
华王中小花儿与少年合唱团
华王中小花儿与少年合唱团成立于2016年,合唱团以“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兴趣,发展学生个性,陶冶情操,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目前团内成员约有40人,均为合唱兴趣爱好者,每位合唱团成员都能用积极饱满的情绪参加合唱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团员的综合素质及艺术修养都得到较大提升,演唱技巧、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花儿与少年合唱团在安仁县2020年第五届“永乐江之声”合唱节展演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2022年,参加“菜花冲合唱节展演。
合唱团成员荣获安仁县艺术节“三独”比赛独奏一等奖、二等奖;独唱二等奖、三等奖;独舞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