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健:做公益,能够让人自信和快乐
编者按:郭声健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我们早几个月前约他做一个采访,一直到春节期间他才答应下来。他解释说:“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感觉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相比其他人而言的确没什么值得采访的,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我们能够理解郭老师的意思,但于我们而言,郭老师对于德清公益基金会、对于“快乐合唱3+1”项目所发挥的作用是独特的,这个采访必须安排上。
德清公益:郭老师您好!放假了还打搅您很抱歉啊。春节前夕我们做的《“快乐合唱3+1”2015-2020年度致敬盛典》活动,为您颁发了“快乐合唱3+1”卓越贡献奖,并为项目五方代表个人或单位制作了一个短视频,记得您看了为您制作的短视频之后打趣地说了一句“百看不厌”,这纯属玩笑还是真实表达?
郭声健:“百看不厌”当然并不意味着看了一百遍,但这份感受是真实的。以往也有老师们分享一些视频给我看,包括我的会议发言或培训讲座等,我偷偷跟你们说,这些影像视频我从来都不看的,一是我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不用看;二是我对自己的上镜表现从来都不自信。然而,这一次你们帮我制作的40秒短视频,我的确看了好几遍,你们太用心了,让我很感动。看着看着也慢慢不觉得自己有多难看了。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的形象突然变高大、帅气了,而是因为它记录了我参与“快乐合唱3+1”公益项目的一个个瞬间,可以说,是“公益”让我觉得自己也有些可爱了,这就是做公益的魅力所在吧:能够让人变得更自信,而这份自信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自己做了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心很乐意做的事情,是因为自己做了许多人还没有做或不屑做的事情,心里觉得很踏实,是这份踏实让人自信。
郭声健老师为500余名黄冈市10个县市区教育局长、分管副局长、基教科长、教研室主任和全市各初中学校校长、黄梅县中心学校及中心小学校长以及音乐老师举办美育专题讲座
记得12月下旬去湖北参加“快乐合唱3+1”公益项目黄梅县启动仪式时,李克梅理事长跟我聊起“致敬盛典”的事情。我当时的意见是不建议做这样的活动,感觉这样做好像有些高调,认为做公益的人是不在乎是否被表彰的,如果一定要做也不要把这份表彰荣誉分等次,否则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积极性的。现在看,我当时的意见还是有些片面了,因为,站在德清公益基金会的角度来说,对所有公益项目参与者致敬,完全可以理解,并非多此一举;而每一位获得表彰的伙伴们在接受致敬的那一刻所表露出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快乐,我理解那并不是受到“表彰”的快乐,而是参与公益的快乐,是公益带来的一份成就感或满足感。至少我作为受表彰者,当时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虽然致敬活动分三批举行,每一次与会者只有十几个人,场下没有观众,但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仪式感、庄严感、荣誉感,体验到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这种感觉毫无疑问是源于公益。
我这辈子很少获奖。因为现在评奖大都是主动申报,而且不管什么层级的奖项都得要靠实力或者要找关系,我既没有实力也找不到关系,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很少申报奖项。虽然这次德清公益基金会颁发的证书是非官方的、没有级别的、没有填表价值的,但我很开心受到表彰,因为这不是自己申报或找关系得来的,而是自己参与了公益并得到了德清的认可而获得的。公益,并非人人都在做,而我已经迈进了这个队伍,这一点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所以能够得到德清公益基金会的表彰,我感到自豪。我本来很想在微信朋友圈完整晒出自己受到表彰的照片和你们写的致敬辞,就像自己获得了国家级大奖那般的荣耀感觉,但还是忍住了,觉得那确实太“高调”了。最后我只是发了一个趣味性的“谜语”:“荣获何等大奖让人如此开心,体验人生巅峰?猜中有奖。”没想到有近400位朋友点赞与留言,真真假假,很多人纷纷猜测。最后我公布了答案:我这次荣获的是由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组织评选的“做公益人老心不老开心大奖”!打趣中透漏出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
其实我是不应该得到表彰的,有两个很充分的理由:一是相比其他参与公益的伙伴们和老师们,我做的事情是最少的,而且我参与“快乐合唱3+1”项目也是最晚的,算是一名插班生、后进生;二是我本身也是德清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这一身份也不合适让我得到表彰。不过我还是很开心组织方能够网开一面,给了我这个“大奖”,我把这个奖理解为是对我的鞭策,鞭策我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项目当中。可以说,这个目的完全达到了,因为从我领奖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未来做得更多、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
李克梅理事长为郭声健老师颁发“快乐合唱3+1”卓越贡献奖
如果说这次的致敬活动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最值得受表彰、最需要得到致敬的克梅理事长以及所有德清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被忽视了。克梅理事长每年自费出资两百万做美育公益,你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全职、全身心做公益,我们这些得到表彰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办法跟你们相比的,你们才是最值得致敬的人,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我想借这个机会,斗胆代表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老师们,也代表在这个公益项目中受益的所有孩子们,向你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这句话,你们在整理采访稿的时候,绝对不要删掉了。(小编代表团队谢谢郭老师)
德清公益:2020年第12期《中国研究生》杂志“高端访谈”栏目刊登了您写的《美育浸润路上那一串小小的音符》,了解到您在2015年开始就组织研究生进行乡村音乐支教公益活动,您能否谈谈是什么原因让您这位高校老师如此热衷于乡村美育公益?
郭声健:其实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刚刚起步,谈不上“热衷”。那是一篇约稿,也是匆忙之中完成的,写得并不好。那篇文章我最满意的是杂志用了我一张穿着印有“德清基金会”logo的T恤的照片作为题图,而且还占了两个版面。那一刻我就在想,德清基金会值得让人了解,值得以这种方式宣传出去。在那里篇文章里我主要介绍了这些年组织研究生参与乡村美育支教活动的一些情况,虽然我们所做的事情无论是规模、投入还是影响力等都远远不及“快乐合唱3+1”项目的任何一个子项目,但有两点是一样的,一是同样启动于2015年,二是同样聚焦于乡村音乐教育,或许这也是我后来与德清公益一拍即合并有幸加入“快乐合唱3+1”的重要原因吧。我想,所谓的缘分其实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志趣与追求所成全的,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缘分存在。
可能你们也知道,我是中师毕业生,18岁就当老师了,在乡镇及村级中小学工作过多年,担任专职或兼职音乐教师。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教学情景还能清晰地记得,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音乐课带给学生的那份纯粹的快乐。几十年后的今天,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毫无疑问是提高了很多,但我个人的感觉是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上课的依然没上课,在许多地方,美育依然是空白。如果说有一点改变,那就是在开设音乐课的乡村学校里,当年那份音乐课带给孩子们纯粹的、无功利的快乐越来越少了。所以,如果说这些年我一直关注着乡村学校音乐教育,那一方面是基于对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曾经就是一个乡村音乐教师,这份乡村音乐教育的情结始终存在,这份初心一直不曾改变。2020年5月,在沅江市委、市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沅江启动了一个为期一年的乡村学校兼职美育教师培训公益项目。在开班仪式的发言中,我曾说过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能够比较好地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请等我一下,我找出来读给你听啊——
“每个人都需要美育,美育是人生的刚需,不管他住城市还是农村,是老人还是幼童。近年来国家对美育不断重视有目共睹,整体上学校美育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可以说是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在我这个见证了近40年音乐教育发展历程的人看来,学校美育尤其是优质美育资源恐怕主要还只是青睐于城市,农村学校美育则基本上是数十年依然如故,个别地方的美育发展现状可能还达不到40年前我做中小学音乐老师时的那个水平。如果说教育公平依然是当下教育领域存在的一大问题,那么最突出的教育不公平莫过于是美育的不公平,无论是发达地区学校与不发达地区学校之间、还是大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其美育发展水平的差距起码有数十年之大,许多乡村学校的孩子还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美育机会,有的地方甚至是一片空白。我在想,当我们的乡村孩子带着艺术与审美的缺失和强烈自卑感走向大学、走向城市、走向社会时,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个道歉!”
你说,我这个曾经的乡村教师、现在在师范大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怎么可能对这种情况无动于衷呢?说心里话,如果我在高校兼有行政职务,能够调动各方资源,那我极有可能把乡村美育支教活动做得更大一些。遗憾我现在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我能动用的资源充其量也就是自己的学生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对于研究生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德清基金:您参加“快乐合唱3+1”公益项目已经有四年了,请您谈谈对我们这个项目的印象和看法,特别是对于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或展望?
郭声健:是的,我应该是2017年正式参加这个公益项目的,四年来,我见证了项目的一步步成长。这么大一个项目,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或参考,而且在目前国内教育公益生态并不成熟、音乐教育并不受重视的大背景下,可以想象你们坚持下来需要克服多少困难,甚至受过多少委屈。但项目不仅只是坚持下来了,而且是做得越来越好了,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受益面越来越宽了,这真的很不容易,值得庆贺,令人钦佩。至于我们这些参与方和参与者,只不过是做一点具体工作而已,完全不需要操心整个项目如何运作的问题,自然项目背后的艰辛与故事我们是不太清楚的,但我真的能想象到你们特别是克梅理事长的不易,这份坚守、执着与情怀值得我好好学习、好好珍惜与呵护。
当然,项目之所以做得很顺利,富有成效,必然是得益于项目本身的美好愿景与精准定位。你们之前虽然不是做美育的,但却敏锐地觉察到了乡村美育这一被公益遗忘的角落,进而将“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作为项目的愿景,这非常难得,难能可贵。正是因为有这一明确而美好的愿景,项目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起来并越做越好。与此同时,项目从合唱切入,也特别契合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这一愿景目标,因为合唱是最能普及开来的一项能够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此外,“快乐”作为项目的核心理念,同样也为项目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可以说,项目从合唱切入,让快乐贯穿始终,这一定位是比较精准的,也是务实有效的,是实现项目愿景的最理想选择。
项目的成长与成熟,我们从“快乐合唱3+1”内涵的丰富与内容的拓展这一点更是不难得出结论。项目起始阶段,“快乐合唱3+1”的“3”是音乐下乡行、两营一会、音乐背包客,“1”是中小学合唱展演;经过几年的探索,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已经由原来的4个子项目扩展为12个子项目,“快乐合唱3+1”已经发展和完善为三大板块与一大愿景,即音乐教师培训板块、合唱展演舞台板块、课题研究平台板块,和“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愿景。我想说,“快乐合唱3+1”内涵的丰富与内容的拓展,并不是研究出来的,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探索出来的,扎扎实实做出来的。可以说,短短五年时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对于一个此前并非从事音乐教育的公益团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至于对“快乐合唱3+1”项目的建议与未来期待,我想说的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其实我们已经对未来的发展走向与目标非常清晰明确了,只要自信而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简而言之,合唱与快乐依然是项目的依托与特色,项目要基于舞台但不能止于舞台,必须要从舞台延伸到教室;要基于展示但不能止于展示,必须要从展示延伸到教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是在为实现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的愿景目标在奋斗。局限于合唱团打造、止步于舞台表演、满足于比赛获奖,那不是真正的面向人人,也不是项目的初衷与初心。与此同时,不管是在舞台上进行合唱展示,还是在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都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合唱带来的快乐,这是“快乐合唱3+1”的根与生命力,这个项目的“快乐之弦”决不能断,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是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专业化,不要被功利化、技术化所绑架,要让“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的理念统领和贯穿于“快乐合唱3+1”项目的始终。
根据这样的理解,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快乐合唱3+1”做另一个维度的解读:“3”即“三大板块”,一是社团合唱(训练与展示),二是班级合唱(教学与展示),三是歌唱教学(实践与研讨);“1”即“快乐第一”理念。强调“快乐第一”,就是如前面说的,无论是合唱团的训练与展示,还是班级合唱教学与展示,或是歌唱教学实践与研讨,都不能因为功利化、技术化而导致本来很快乐很享受的合唱变得很枯燥很乏味,唯有如此,项目才能坚守公益初心,才能真正朝着所确立的愿景目标稳步前行。我们不妨这么说,通过“快乐合唱3+1”项目,让乡村孩子们获得久违的、最珍贵的、成长路上必需的快乐,这本身就是项目为乡村教育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我想,不管项目未来如何转型升级,无论项目名称改与不改,立足乡村美育,致力面向全体,坚持快乐第一,项目就一定能够健康发展。
德清公益:谢谢您的鼓励和建议。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只聊了三个问题,但我们已经收获很大。春节期间不好意思耽误您太多时间,最后能否请您给我们德清公益的团队建设提点建议?
郭声健:没关系的,我是有点忙,假期每天都安排了要做的工作,但不至于忙得聊天的时间都没有。每次跟你们交流都很快乐,可以说“快乐合唱3+1”项目所秉持的“快乐”理念事实上也已经成为了我们一起做公益的合作理念。想想看,如果我们五方合作不快乐,那么项目怎么可能坚持做下去,这也是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拥有同样的信念与情怀,为了共同的理想与目标而愉快地走到一起,快乐地做着公益。
谈到你们这个团队,我想发两句感慨:一是你们每个人的成长我都能清晰可见,二是你们每个人的用心我都能深切体验。关于第一句话,我想说:你们每个人的起点不见得都是很优秀的,但你们每个人的现在都是最优秀的,在这四年的交往中,你们无论是专业素养、职业品质,还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可以说各个方面的进步与成熟都显而易见,这也是每次跟你们相聚都那么亲切、喝酒总那么尽兴的原因。我想,你们的成长,首先要得益于克梅理事长的引领力和感染力,没有她为你们掌握方向和指引,没有她为你们创造环境与平台,就难有你们的成长;其次要得益于你们的刻苦好学与实干精神,你们能把握住每一次项目所开展的活动,虚心在做中学,努力在实战中成长。如果说要对你们提点建议,那就是一点,希望你们未来能够更大胆地工作,该你们决定和拍板的事情你们要敢于决定和拍板,该坚持的观点和想法你们要敢于坚持。这个项目做下来,未来要继续做下去,你们才是主力队员,像我们几方,可能在某个具体的方面有一点经验和点子,但由于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很多方面是难以从全局去考虑的,而局部思考往往会有些片面。尤其是你们不要觉得合唱与合唱教学是很专业的事,你们没有发言权,我认为恰恰相反,你们作为业余爱好者,没有专业化思维的桎梏,更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乡村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这是公益项目,你们在公益方面是专家,你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关于你们每个人的用心我都能深切体验这句话,我想回到我们最开始聊到的致敬盛典话题上来,因为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我相信不管参加没参加现场活动,凡是得到了表彰的同志,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了你们的用心并深受感动,这也是当时你们要我说获奖感言,我脱口而出“百看不厌”的原因吧。你们为几方代表制作了精美的短视频,为数十位受表彰的老师分别写了致敬辞,请专业主持人配音,并精心制作了荣誉奖牌,还在第一时间把奖牌和致敬辞证书快递给了未能到活动现场的受表彰者……不说别的,就说这一个小小活动的工作量,我们都难以想象,更别说工作量背后无法计量的用心了。所以,当我们手捧奖牌和致敬辞时,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这份意义特别的荣誉,更是感受到了你们那暖意浓浓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