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乡村美育E课堂 | 美育浸润路,大手牵小手

2023.04.20 357 字号

乡村美育E课堂第四周周记

——浸润美育 教学相长

路虽远行则将至,爱虽遥山海可平,天南海北的华师青年,在云端传递音乐,在山海连接温情。在安静的房间里,打开电脑,迎面是千里之外湖南安仁县紫仙镇学校里一张张孩子的脸。本周9位华师音乐教育的研究生们共同参与这段美育之旅。在这场美育旅程中,边学边教,边教边思,教学相长。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群“老师”在授课中发生的点滴故事。

本周的轮值老师是陈艺文老师,本周授课的团队成员有:一年级组于鑫、郭亨佳、吴勔、魏瑜授课的题目为《玩具进行曲》;二年级组方昱昕、张佩琳、郑怿婷、陈咏莉、王鑫怡授课的题目为《数蛤蟆》。艺文老师对我们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试讲点评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为我们的E课堂保驾护航。


【魏瑜】

 

第一次通过网络的形式给羊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起初会很担心孩子们隔着网络能不能理解到老师想表达的意思等等许多猜想,直到上完课,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我们组选择的《玩具进行曲》,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录制了许多通俗易懂的视频以及动画,在学生学唱歌曲中,比直播老师一句一句带着唱效果好很多。最感动的是,这次E课堂体验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他们积极地配合我、回应我,及时地给到我反馈是让我非常惊喜的。我会在下一次备课中,汲取经验,呈现一个更好的课堂!


【郭亨佳】

 

从选题、备课、授课、磨课的各环节中,与同组的同学们集思广益,并在艺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最终版修改,最后呈现了第四周一年级的e课堂。虽然有网络的卡顿和延迟的情况发生,但并不能阻挡屏幕前同学们上音乐课的热情,无论是学拍、学读、学唱、学跳,各个环节都完成地很好,使我成就感满满。同时,也在课后与艺文老师以及豪山中小学的肖老师进行了复盘,争取下一次的e课堂能完成得更好!e课堂给了作为学生的我一次展示教师形象的舞台,也激励我未来要成为更优秀的音乐教师,感谢老师们与同学们的帮助指导。


【于鑫】

 

线上授课对于新时代教师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本周我们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的限制,连线到关王中小一年级的同学们。当视频打开的那一刻,同学们向老师打招呼,那种师生间的温暖仿佛穿越了屏幕。虽然网络有延迟,但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反馈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能一起律动、歌唱、参与教学活动,在音乐中体验感受美、发现美。在团队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设计、讨论学生接受的程度、我们能否通过这个内容教会孩子音乐的知识技能、是否达到育人的目标,在备课试讲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的教学技能更进一步。


【吴勔】

 

本周我和小组成员进行了第一次网络授课, 在课堂正式开始的那一刻,对面孩子们响亮的问候,整齐有序的站姿、坐姿,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上课的热情。在上课过程中,我曾尝试让全体同学起立,做身体律动的同时演唱歌曲,但由于网络授课存在延迟问题,且授课年级是一年级,大家的身体律动动作会不整齐。有些同学还在分左右手,有些孩子跟不上音乐。于是在下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对于网络授课,在PPT的制作上应当借鉴微课,将身体动作的示范直观呈现,便于同学们模仿学习,在速度上循序渐进,要考虑到授课学龄、同学们的基础以及网络课堂不够直观的问题。

本周的这节课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经历,从中我学习到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反思了一些不足。希望下次给同学们授课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以提升课堂效率,课件制作上更能符合网络授课的需要。


【王鑫怡】

 

线上的授课活动相较于线下授课活动会有更多的局限性,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通过短小的语句向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教学任务目的,这样就会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上除了准确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除了优美以外还需要简单易懂,要在有限的语言中传输最大的信息量。


【陈咏莉】


发挥团队合作1+1大于二的效果

我们小组成员有大四、研一、研二的同学,各自都有学业、实习的任务,我们选择了线上讨论的方式进行了前期的任务分配、教案设计、律动动作视频录制,对于教学环节设计,我们组员各自采取自己熟悉的教学法、教学风格进行调整设计和授课,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展现出组员们的智慧。


【张佩琳】

 

第四周授课我主要负责制作教学PPT,本周我们授课的课题是《数蛤蟆》,根据前几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过几首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因此在这次PPT的主题选择上,我选择了以可爱的卡通青蛙作为模板。尽管是线上教学,但仍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的呈现,让学生快速且深入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通过前几周出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之后,在本次教课过程中更加地流畅顺利,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也非常积极地配合,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与小朋友们在云端的相会了。


【郑可欣】


第一次接触线上连线教学,感受最深的是除了教学设计的完整和流畅之外,课堂管理的实施和调整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问题。受到无法面对面沟通以及网络延迟卡顿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和学生之间只能在网络云端进行沟通,课堂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这也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本次教学中我大胆地设计了师生“隔空”二声部演唱的环节,同时也引导学生之间分组进行二声部演唱。但本人在进行设计时忽略了许多线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导致该环节进行时在学生听觉的培养、课堂纪律的调整以及声部间音量把控都仍有不足。有了第一次的体验我也更加清晰线上连线教学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更多考虑实际情况,设计更符合线上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带领学生体验和感受动听美妙的音乐。


【方昱昕】


周四下午是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们很听话,课堂整体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学生们的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通过简单的律动声势,他们能很快地学会并进行模仿。虽然网络上有些延迟,但是可以在耳机里感受到班级现场的氛围,很棒!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课堂的内容不要设计得太多,主要就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导入环节可适当缩短。因为低年级学生对于乐理概念还是很模糊的,最主要就是通过模仿,游戏互动的方式来学习,所以一定要抓重点,让他们形成一定的“听觉记忆”。

 

结语


音乐是沟通的桥梁,是心灵的纽带。我们第一次接触这样形式的音乐课,希望他们也能对音乐产生了无穷的兴趣,我们也将持续接力丰富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体验。春风化雨润无声,我们将不断做知识的传播者,孩子们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