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合唱节”合唱帮扶第二周周记
精准帮扶情意浓
乡村美育展未来
——“乡村合唱节”合唱帮扶第二周周记
聆听青春,追梦未来。第一周的合唱帮扶,山区孩子与帮扶老师一起欢歌、一起聊生活、一起谈理想,她们之间已经有了美好的感情链接;山里的期盼,山外的牵挂,化成美育课堂的点点滴滴。第二周有四位帮扶老师如约而至。
豪山中小
周五的早晨阳光明媚,一下车,李蓉老师便被豪山中小合唱团的学生簇拥起来。“李老师,您终于来啦!”“是呀是呀!”伴着愉悦的气氛,大家来到合唱教室准时开始了当天的合唱训练。
李蓉老师一如既往的热情,她十分熟练地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孩子们合唱训练“五字诀”。孩子们也认真地学着。
1、圆:口型要圆 口型圆是“腔圆”的先决条件。发一切音都要以圆的口型为出发点,最起码也得是“椭圆”。这里一切“字正”都要服从“腔圆”,唯有如此,才能唱好合唱,瞧,小队员们正在一个个咬“苹果”呢,口型是不是圆了很多。2、音位置要高发音位置的“感觉”应在口腔和鼻腔的结合部。而不是在口腔或喉腔。大家一起看老师示范,反复练习“高”的发音共鸣,仔细体会位置。3、轻:咬字要轻
关于咬字李蓉老师多次强调,一定要轻,再轻。4、柔:发音要柔
李蓉老师说:发音不能有“炸”的感觉,不能有“台阶”的感觉。声音一经发出,就要保持它的连贯性,就像用一根很细的绳子,将歌词串起来,必要换气的时候再换气,最好是做到循环呼吸。还必须保持应有的“兴奋状态”。 5、暗:不要把声音唱得太亮
发音时,始终提醒自己:不要把声音唱的太亮,以免破坏整体的和谐。
经过李蓉老师的提点,两节课下来,孩子们唱歌的状态明显不一样了,何德发书记在深入课堂听课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李老师的教学成果表示赞赏。
新洲学校
“经过一周的练习,大家的音准有了较大的提高,对节奏掌握也更加准确了”得到徐琳老师的表扬后,新洲学校的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当天的合唱教学在孩子们一双双期待的大眼睛里开启,徐老师先给大家划分了高声部和低声部,然后进行了气息、柯达伊手势的训练,因为气息稳、音准好是唱歌悦耳动听的基础。接着,徐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和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由于第一次接触和声,孩子们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徐老师一次次耐心地教着孩子们,一遍遍温柔地鼓励着孩子们。终于,在徐老师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和声有了雏形。
前排的一个女孩说:“和声太神奇了!没想到两种不同的音调和起来这么的美妙!”最后,徐琳老师也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继续保持认真练习的态度,保持对合唱的热情,继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羊脑学校
羊脑学校合唱队的队员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合唱训练,音乐基础知识较弱,存在音准较差、音色不一、“大白嗓”等问题。4月12日,袁小林老师用“吹蜡烛”的小游戏带学生们了解演唱时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气息的运用和练习,过程生动有趣又通俗易懂。音阶练习是合唱中的基础练习,袁老师耐心、细心地从咬字、发声位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述。
袁小林老师在讲解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时运用身体律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一起动了起来。学生们都在课堂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了合唱的趣味。
关王中学
4月14日中午,谭奇敏老师奔赴关王中学合唱团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
谭奇敏老师带领同学们排练歌曲时,首先从歌唱状态出发,告诉同学们歌唱时要自信大方,需要拥有精气神,可以随着歌曲的节奏而律动。从基础从气息、发声、口腔状态多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讲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指导,同学们在气息、发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从音阶开始,打开口腔,长音练习,之后练习唱谱,学会4小节一换气,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看指挥。课堂上老师热情高涨,学生反馈热烈,一起随着旋律歌唱。她还告诉同学们合唱排练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的是日常多加练习。
观 课 心 得
肖红霞老师:
在本周的合唱帮扶中,我读到了“用心”二字。一、老师用心。从帮扶前一天,李蓉老师结束自己在学校的教学任务后,再抽出时间,与我沟通交流学生本周自主练习情况,做出我校合唱团明日的训练计划。再到周五,一鼓作气连着两节课挑选好队员,训练声音,排练歌曲,细抠表情、口型、声音,认真记录着每位队员的表现。课后又与我复盘,讨论,计划着下周的训练任务。学生们似乎也被她的热情,认真感染着,平常训练一节课就想要休息,自从李老师来了,两节课下来都精神抖擞。李老师说:希望能真正帮扶到我们,那将会是她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了。二、学生用心。自从上次去安仁参加合唱决赛后,同学们更加期待舞台,想念舞台上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为了下次展演,课堂上的她们愈发认真,投入。四肢僵硬的身体变得放松起来,会随着歌唱摆动;面无表情的同学会试着露出那一排整齐的大白牙,扬起那一对浓浓的眉毛;声音也变得柔和,团结起来。我发现她们用心去做了,更加用心倾听,用心发声。
刘畅老师:
徐老师一来就为我们新洲合唱团进行了高低声部的划分,按照孩子的音色和音准,音色亮、音调高的孩子被分在了高声部,音色暗、音调低的孩子被分在了高声部。有部分音色亮、音调高但音准好的孩子被分在低声部,徐琳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低声部容易跑调,选一些音准好的孩子来作为低声部的“基石”能稳住低声部,让合唱整体效果更佳。接着我们进行了气息训练、复习柯达伊手势并找出高音位置,通过这个两项训练,我深刻认知到气息和音准的重要性,只有气息稳、音准好,歌曲才会悦耳。
龙莎莎老师:
经过袁老师一天的培训,羊脑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不仅收获了合唱训练中的知识技能、声音的处理、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袁老师传达了一种理念—学生学习需要兴趣。将兴趣贯穿于教学中,在理论的融入乐趣。例如:在讲述气息练习时,利用了吹蜡烛、闻花香这样的小游戏,分别通过自然吸自然吐、慢吸慢吐、急吸慢呼进行气息训练,在气息的训练中要求身体双肩放松,把食指当作是蜡烛慢慢呼气。音阶练习力求完美,发声方式、音准、姿势和歌唱状态缺一不可,只有把最基础的练习做好,才能把作品完整的呈现出来。要有耐心、恒心。对学生的声音要有敏感、敏锐的听觉,发现不好的声音要立即纠正,注意自己范唱的正确。不要急于求成,歌曲的练习要细致、完美,不要粗糙了事。我们一定要本着一颗赤诚的心坚持不懈。
豆姝慧老师:
通过谭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如何教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和节拍,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呼吸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在老师正确方法的指导下,掌握歌唱的正确发生位置,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家都能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进行歌唱。我学会了以下方法:
1、状态调整。我们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拥有精气神,调整自己的状态,自信,乐观,大方,能够放松自己,自如的随着音乐进行律动,传递温暖与美好。2.呼吸训练。首先教学生正确的发声部位,学会正确的呼吸,感受呼吸,“嘶”音练习,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气息,练习音阶,让学生正确发音。养成看指挥的好习惯。
在发声训练中我注意了谭老师着重强调了学生的精气神和状态。首先要对歌唱是一种享受的状态,才能够投入其中。学会正确的发音,调整自己的气息,才能够使自己的音色变得更加优美动听,并且我了解了新的打节奏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能够掌握节拍和节奏,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精准帮扶,定位指导。通过两周的训练,乡村学校合唱队在帮扶老师们的教导下渐入佳境。合唱之路任重而道远,孩子们仍需不断的练习。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愿孩子们在新的征程上不畏风雨、不负韶华,学有所得,续写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