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童声背后的故事|屏幕连通乡村旋律

2025.03.19 224 字号

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杉木桥完全小学,每到星期五的下午,校园里总会传来一阵欢快的歌声,这是长沙市天心区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老师们在给孩子们上在线音乐课。教室里,孩子们围坐在多媒体设备前,听着屏幕里别样的音乐课,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这些从教室传来的童声,并不只是简单的旋律,它们承载着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与向往。在这里,一块屏幕成为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桥梁,打开了孩子们通往音乐世界的窗。



孩子们的音乐新世界


4-5年级混合班跟课老师刘莹回忆起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围着电脑屏幕问我:‘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和长沙的老师对话吗?’他们好奇又激动,连下课了都舍不得离开。”


“每次快到周五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我进入教室开始调试设备,一双双小手也默契地开始忙碌起来,或垫脚扶稳三脚架,或仔细检查音频线和摄像头,每个小朋友都在努力为即将到来的音乐课做着准备。”四年级2101班跟课老师马瑜老师回忆道。


 

十岁的潘李骏是杉木桥完小五年级的班长。第一次参加这堂特别的音乐课时,他既紧张又兴奋。面对屏幕那头年轻的长沙音乐教师,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跟得上节奏,但一节课下来他发现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音乐老师精心设计了课程,从拍手打节拍开始,到与同学们一起唱简单的旋律,再到大胆地尝试不同的歌曲,大家都能开口唱起来。现在的他在音乐课上逐渐变得活泼开朗,不仅乐于表达,还积极参与学校里的合唱团活动,成为了班级里的带头人。


 

五年级的杨铮是个有些腼腆的男孩,平时话不多,但在音乐课上,他却格外活跃。有时候上课电脑会黑屏,老师让他负责在黑屏时点一下屏幕。杨铮虽然有些紧张,但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得当好课堂的“小助手”,心里还有点成就感。他还提到,在学校里学唱的歌曲,回家都会唱给妈妈听:“我妈妈工作很辛苦,下班回来总是很累。我学会了这些歌后,就唱给她听,她听完后好像放松了很多,就好像没那么累类。”


 

段力琪是个安静的女孩,平时不太爱表达自己,但在音乐课上,她总是认真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手、唱歌,她觉得这样的课堂让她感到轻松愉快,音乐成了她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新鲜的音乐教育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他们从最初的羞涩到现在的积极参与,音乐课成了他们展示自我、发现潜能的舞台,他们期待着“盲盒”般的课程内容,唱歌、律动、节奏练习,每一次都有新的惊喜,孩子们在音乐课上变得更加开朗,与老师的互动也越来越多。


合唱团的快乐回忆


因为有了音乐课的基础,很多孩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合唱对潘李骏来说,是表演的舞台,更是音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每周一次的排练中,他会和同学们一起先在教室熟悉曲目,反复练习声部,直到每个细节都熟记于心。再和大家一起到学校的大礼堂进行站位排练,认真调整位置,确保表演整齐划一。“比起略显枯燥的排练,我更期待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当聚光灯照亮自己,听到台下观众的掌声,心中充满自豪和喜悦。”合唱团的经历让他体验到了歌唱的魅力,也让他体验了一把“校园小明星”的感觉,这份成就感让他更喜欢音乐,也愿意为下一次的舞台付出更多努力。


 

杨铮回忆起一次合唱比赛:“我们第一次拿到了全校第一名,当时非常激动,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段力琪则更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排练的感觉。尽管排练会很辛苦,但大家在一起唱歌时,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都在尽力唱出自己的声音,感觉特别有力量。


音乐的力量不止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它像一束光,悄然点亮了更多孩子的生活。刘莹老师说,“班级里还有一位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的学生,课堂反应也比其他孩子慢一些,但在音乐课上,他总是表现得格外有活力,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体会音乐情感、掌握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真正去感受音乐的美与乐趣了。”


守护童声的践行者


杉木桥完小音乐教育的转变,离不开石俊校长在背后的努力,他深知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的困境——缺乏专业教师与系统课程。2023年,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乡村美育E课堂”项目来到通道,用远程在线教学的方式,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学校,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音乐之门,石俊校长是这一项目的坚定支持者。



随着石校长工作的调整,溪口中小也纳入了他的管理范围,这所学校同样没有专职、专业音乐老师,音乐课也聊胜于无,为了申请项目落地溪口,他多番争取,早早地安排好跟课老师熟悉操作流程。相比杉木桥完小,溪口中小作为中心学校,学生数量众多且教学点分散,管理难度显著增加。面对这些挑战,石校长主动向上级申请资源支持,新教学点终于在2024年10月顺利接入远程音乐课程。


“乡村的孩子,尤其是我们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音乐教育。”石校长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期待。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音乐课,那时的老师会用风琴伴奏,教大家唱歌、打节拍。虽然条件简陋,但音乐带给他的快乐至今难忘。正是这些童年的记忆,让他重视音乐对孩子们人格塑造的价值。“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们在童年错失了音乐。”因此,他积极推动音乐教育,希望通过“乡村美育E课堂”项目弥补乡村学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不足,让音乐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期待时,石俊校长则表示,他的目标是将这个项目推广到更多年级,惠及更多孩子,并期待未来有一天可以让全校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同时,他也希望乡村学校能培养出、留住专职音乐教师,让他们能接力自己把音乐课上好。小小的潘李骏同学则有着能有更多的乐器和更丰富的课堂形式的愿望,“如果有一天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我想唱给更多人听”,他认真地说道。


从第一次上音乐课时的羞涩好奇,到如今自信地参加合唱、站上小舞台,潘李骏的故事映射了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突破。这背后,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是校长对教育的信仰,更是德清公益想要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质量的音乐教育的无声诉说。

 

2023.09组建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杉木桥小学合唱团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杉木桥小学合唱团成立于2023年9月,在德清公益和通道县教育局支持下,从小学四、五、六年级共选拔了30名左右学生为合唱团成员,由“乡村美育E课堂”的跟课音乐教师指导,每周利用一节课外服务课进行排练。自成立以来,合唱团每年积极参与全县建制班合唱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