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实时新闻

童声背后的故事 | 光在开口歌唱的地方

2025.03.29 87 字号

 光在开口歌唱的地方 

编者按:展演舞台的灯光、父母殷切的目光、教师守望的微光——在重庆南川太平小学,这些“光”交织在一起,照亮着刘奕枚从腼腆女孩到高声部领唱的蜕变之路,印证了德清公益“用童声照亮童心”的深层价值。

当乡村孩子在五线谱上写下人生第一段旋律,当合唱团从山间教室唱响都市剧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合唱教育的无限可能,更是乡村儿童被音乐“点亮”的生命力。

 

在重庆南川区的太平小学,一群乡村孩子用清澈的童声唱响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赵中莉老师为孩子们开展日常合唱排练)

 

 

奕枚,要不要试试看?

太平小学五年级教室里,音乐老师赵中莉正在挑选合唱团的成员。她注意到后排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刘奕枚。这个孩子总是低着头,害羞内向,但每次练习时,她的眼神会认真地追随着乐谱移动,哼出来的旋律也悦耳动听。

 

“奕枚,要不要试试看?”赵老师轻声问道。刘奕枚腼腆地点了点头。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对她的人生轨迹产生重要影响。  

 

刘奕枚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得知女儿入选合唱团时,母亲王娜高兴极了。在后来的日子里,家里人也尽可能地支持奕枚参与合唱。“如果她在家里面练习的话,我们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会给她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她可以自己专心地练习,不会打扰她。”

 

“你能行,因为你是最认真的人!”

“我们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所以孩子们的音乐知识相当于一张白纸,也不会识谱。”叶凡老师谈到,“但奕枚从加入合唱团的第一天开始,一直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练习。”

 

加入合唱团的第一天,刘奕枚盯着黑板上的五线谱,手心冒出冷汗。她连简谱都不认识,更别说复杂的节拍和旋律。“老师教我们用手压肚子练气息,我回家对着镜子练习了一整晚,连睡觉前都还在练习。”她笑着回忆,“奶奶还以为我肚子不舒服,差点带我去看医生。”

 

赵老师从识谱开始教起,后来慢慢教孩子们节奏练习与和声,最后才教成型的音乐作品。孩子们的合唱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提升。“当时我们的孩子是在学校里住,晚上不回家,我们就利用饭后休息时间练习。整个合唱团分成低、中、高三个声部,每位声部长组织小组成员练习自己声部的旋律。”

 

练习的过程中,刘奕枚认真又积极。“她总是一个人留下来加练,直到我催着关灯。”看到奕枚一天天的进步与成长,赵老师决定让她担任高声部的声部长。消息宣布时,这个腼腆的小女孩还不太自信:“我连说话都不敢大声,怎么管别人呢?”“你能行,因为你是最认真的人,老师相信你!”  

 

在赵老师的鼓励下,刘奕枚逐渐变得勇敢,她将自己对于合唱的认真态度传递给小组里的其他成员,在她的组织下,整个高声部小组都完成得很好。到小学六年级时,孩子们的音乐知识已经从零基础到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

 

 

原来站在光里的感觉

比想象中更温暖

2019年,蒙正之声合唱团收到重庆国泰大剧院的演出邀请。消息传来时,全校沸腾了,但难题接踵而至:学校通往市区的公路因施工封闭,孩子们如何抵达?

 

家长们自发包车,有的凌晨就出发绕山路,母亲王娜放下自己的工作,请假陪女儿前往。“我感到非常骄傲,因为我觉得乡村的孩子走上这么大的舞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会全力支持奕枚,希望她可以走得更远。”她为奕枚准备了一条粉色的礼服裙,“我希望她在第一次旅途中可以留下最美丽自信的样子。”


 

(演出前,母亲王娜帮女儿拍的照片)

 

登台前,刘奕枚的手心一直出汗。她望向观众席,发现妈妈和老师都在台下给予鼓励。平日练习时熟悉的旋律响起,她忽然想起赵老师的话:“追随着光,就可以成为光。”她坚定地唱了下去。舞台上,一束束镁光灯打在身着白色演出服的孩子们身上。站在高声部最前排的刘奕枚深吸一口气,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裙角。这是她第一次登上如此盛大的舞台,台下坐着的不仅是家长和老师,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当指挥棒挥下的瞬间,清澈的童声如溪流淌过,她的紧张逐渐被旋律抚平。

 

 

(左二小女孩为刘奕枚)

 

最后一个音符在空中消散时,台下的掌声如雷鸣响起。刘奕枚在鞠躬谢幕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天晚上,她兴奋地对妈妈说:“原来站在光里的感觉,比想象中更温暖。”

 

 

(蒙正之声合唱团在重庆国泰大剧院的演出)

 

 成长:从自主探索到科学训练

尽管赵中莉老师不是科班出身,但她还是凭借着经验教学与自主探索,让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不是科班老师出身,我只是喜欢音乐而已。以前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只是简单地教会孩子们唱就结束了。”她谦逊地说。

 

在“快乐合唱3+1”项目的系统支持下,合唱团的训练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孩子们成长的速度也飞快。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副教授、重庆市合唱协会副主席文琪老师带来系统的科学训练体系,从呼吸控制到和声构建、从乐理教学到舞台表现,每一步都融入专业的方法论,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合唱水平,更让乡村的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合唱表演的规范性与艺术性。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副教授、重庆市合唱协会副主席文琪老师在讲解合唱理论知识)


赵老师在采访中感慨地说道:“在南川区教委的组织下,文琪老师多次到我们学校进行免费的合唱排练。上学期来了四次,天气特别冷,文琪老师都一直给我们排练,既指导孩子们,又指导老师们。从指挥的手势、节奏,包括唱歌的音色等一系列内容,都跟我们老师平时的指挥不一样。”

 

 

 

“因为‘快乐合唱3+1’,我们才有机会可以听到专家亲自授课,专家还带着我们排练合唱,我在学习的过程都会受到影响和感染,再将所学到的新的知识内容带给孩子们。这对整个学校、合唱团和整个乡村美育,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破茧:音乐与生活的双重奏鸣

受到合唱魅力感染的刘奕枚,因为合唱团爱上音乐,从而开始学习钢琴。进入初中的她虽然学业繁忙,每天还是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钢琴和唱歌,音乐慢慢成为了她舒缓身心的积极方式。”加入合唱团之前,我对音乐的理解很简单,觉得音乐是能够带来快乐的声音,或者是一段很优美的旋律,并没有想过音乐更深层的内涵。但是现在,我觉得音乐可以帮助我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习,包括我以后的人生选择。”

 

“除了音乐知识技能外,我的性格和心智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以前是很内向、腼腆的,但在和成员与老师的交流探讨,以及表演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团结协作和沟通交流的经验,让我变得自信。并且,我也学会了坚持,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参加合唱团也提升了我的记忆力,帮助我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了。”

 

母亲王娜还认为奕枚加入合唱团之后,与家人的沟通更多了。“她之前和我们的沟通并不多,但是参加了合唱团之后,她的性格更加开朗了。一回家就会跟我们分享今天合唱团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学习遇到的困难。有一次她学到了一个新的音符和节拍,原先是怎么唱都不标准,但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知道怎么发声,嘴巴怎样张开发音,她会给我讲得比较仔细。学习态度上也更加认真,做事也更加负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更加积极了。”

 

 

 

刘奕枚的成长路上离不开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妈妈的支持对我来说就是温暖的港湾,不管我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向她倾诉,她会给予我很多建议。她也像坚强的盾牌一样,因为她一直在我背后,给予我经济和精神等全方位的支持。”

 

 

未来:走向更远的地方

谈及未来,奕枚说,“如果有一天回到母校,看到了合唱团的弟弟妹妹们,我想对她们说,在合唱团的学习中肯定是有一定困难的,就像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一样,但我希望你们不会因为一点小困难或者是小挫折而退缩,希望你们可以坚持下去。每一次的表演都尽情享受、展现自我。”


 

(右四小女孩为刘奕枚)


“我现在选择的是文科,我也更偏向选择教师职业师范学校。“有条件可能我也会去考取音乐教师,像叶老师一样成为光,照亮心中有梦的孩子们。”刘奕枚在采访中自豪地说道。

 

在采访的尾声,母亲王娜有感而发,”乡村合唱对我们乡镇而言,是稀缺资源,一个乡村的孩子,从‘没有参加过合唱’到‘去更大的舞台演出’之后,眼睛里面的光是不一样的,整个人的身心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城市资源,可以更多地关注乡村合唱教育,让更多孩子能有机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改变。”

 

如今赵中莉老师仍在太平小学执教。她的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个画面:刘奕枚第一次带队练习时,紧张得连指挥棒都拿反了。“奕枚的变化也让我相信,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其实,乡村孩子最需要的是机会,我也希望“快乐合唱3+1”项目可以多组织一些培训,让专家的引领多一点,乡村美育的覆盖面更广一些,只有培训更多,老师才会提升,之后才会有更好的合唱教学!”

 

 

 

蒙正之声合唱团简介

 

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学生123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达60%,单亲家庭学生占比达30%。

2017年,学校秉承“蒙以养正,明德至善”的办学理念,由民盟南川总支盟员李京励发起并组建校级“蒙正之声”合唱团,通过系统化的声乐训练、合唱技巧教学,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合唱团课程结合乡镇学生特点,选用经典童谣、地方民歌及现代合唱作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教学,每周开展2课时排练,辅以校园展演、节日汇演及区域比赛等展示平台,打造乡镇小学美育品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归属感。

 2018年11月,合唱《爱是你我的眼睛》、《春风》,在重庆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合唱小学甲组荣获一等奖;

2019年5月,受邀到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

2020年1月,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

2023年12月,合唱《情系万息河》《板凳宽扁担长》荣获南川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文艺调演声乐类表演(小学组)二等奖;

2024年5月,合唱《牧马之歌》《勇气》在南川区中小学班级艺术风采展示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