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伟丨突破与创新:农村教育基本状况与公益实践
编者按
1月17日,乡村中小学合唱教育研讨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全国合唱、教育及公益届部分代表,以“快乐合唱3+1—乡村中小学合唱艺术推广”公益项目为案例,对合唱教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做出了思考,也分享了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干货满满。我们将“合唱教育讲坛”的嘉宾发言一一整理,与大家共享。
今天推送的发言嘉宾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丽伟,她的发言主题是突破与创新:农村教育基本状况与公益实践。
王丽伟
(文字根据视频录音整理)
图片中这个小孩是云南昭通人,他家距离学校大约有4公里山路,他冒着低温花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学校,头发、眉毛都结满了冰花,这张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叫他“冰花男孩”。一个乡村孩子,上学要走一个小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家周边的学校都被撤掉了。我们在教育行业的,尤其是农村教育,大家都知道,在2010年前后,“撤点并校”现象如火如荼,很多乡村学校都撤掉了,学校都集中在乡镇或人口更集中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很多孩子上学路程比较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做过一项研究表明:经过大规模“撤并”后,大概有60%的孩子上学的距离比原来多了十公里,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每天上班要走十公里,该有多么辛苦。“冰花男孩”爆出来后,相关部门也有了回应,学校宿舍即将落成,学生可以免费居住。个例的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类似的问题呢?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约1.42亿,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为0.95亿,占66.60%,也就是说,我们有约2/3的人都是在农村读中小学。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约22.97万所,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为19.12万所,占83.24%。因为农村有大量规模较小的学校,所以农村学校数量比重比农村学生比重更大。
这两个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乡村是很大的,乡村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不仅如此,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还有其复杂性。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复杂性我从两点来讲:
第一个是东中西部经济、政策、社会力量的巨大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策较好,但对应的它的社会力量支持相对较少,公益组织会更倾向于到更需要的地方投入;
西部乡村学校仿佛成了贫穷的代名词,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西部教育发展,例如西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同时,社会组织也会优先选择西部,社会组织需要筹款,而出资方在捐资的时候普遍会想:一定要把钱捐到最贫困的地方,在大部分人看来,哪里最贫困呢?西部。所以很多社会组织流向西部。十几年了,西部政策受惠,获得许多社会组织优先关注和支持,教育现状发展较快,主要体现在硬件条件改善、教师工资较高等。
中部在经济上跟东部没有可比性,国家也没有给与那么多的优惠政策,社会组织密集度也比西部较小。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中部塌陷”,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中部地区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都无法跟西部地区相比。这次很高兴能够来到湖南桑植,来到中部地区的乡村,看到了有这么多基金会在为本地乡村教育努力。
第二个复杂性是县城、乡镇、农村,各有各的难题。
在座有很多县教育局的领导们,大家都对乡村教育有着很深入的了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人进城务工,孩子们都留在乡村,等经济情况好转后再接进城,这就导致了生源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虽然2012年叫停了“撤点并校”,但政策的惯性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也是国家的一项战略,这就导致了乡村孩子一点一点向城市流动,这个大背景决定了县域层面的布局和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班额大(55-65人一班为大班额,超过65人为超大班额),国家提出在2020年要有效缓解这一现象,面对大班额,我们首先是管理还是教育呢?在座很多人当过老师,人数超多,谈教育谈何容易,当你面对80人一班时,真的能照顾到80人的学习质量和反馈吗?非常非常困难。这样的环境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老师,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其次,寄宿制。乡村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就会有住校的需求,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心理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且短时间内,乡村住宿条件无法达标等等问题,造成了寄宿制孩子们的困境。根据歌路营基于5县137校四、五年级学生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寄宿制孩子65.7%存在长抑郁情况、校园霸凌现象达31.7%~48.2%、阅读能力滞后1年、留级率高达16%。
最后是农村原有的小学校,他们规模更小了,这一类学校面临的困境也很突出: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全国115所小学的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品德、美术、音乐开课率为70.8%;英语为60.4%;科学为56.3%;体育为52.1%;综合实践活动29.2%;信息技术29.2%;地方课程25.0%,真正的美育教育几乎无法展开。
这些乡村孩子将来也要走向社会、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后,社会的规则是一样的,但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的资源却是不均等的,这样的情形就像现实版的“龟兔赛跑”。故事里,乌龟虽然跑得慢,但兔子太骄傲了,乌龟居然胜利了。但现实中是这样的吗?
吉林省某县教育局的局长非常重视教育,他说他们有一个教育理论是“后三分之一”理论,一个班级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外出读书发展,一般都不回来乡村,而班上成绩后三分之一的这些孩子们和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往往会留在家乡发展,他们才是当地未来的建设者。所以一个县要获得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乡村孩子,为县里未来的发展做人力投资。
我们在教育扶贫的同时也呼吁教育创新,精准扶贫是教育创新,农村教育确实薄弱,我们在帮扶的过程中思考:我们是要把农村教育做到跟城市教育一个样吗?是要让它跟在城市教育后面跑吗?如果在这样资源占有不均的情况下,它能跟得上吗?所以我们在做农村教育扶贫的时候,不仅仅是要给它资源,让它和城市教育相比,更多的可能是要换种思路解决问题。
杨东平老师在2017年“第三届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提出从应试教育突围,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对农村教育的关注点应该有几个变化:从物到人(原来我们做扶贫项目,更多是物资捐献,现在我们更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和美育发展)、从外到内(从教育的外围走入教育的内圈,不光是改善办学条件,还要从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和教学方式改变等与教育内容息息相关的东西着手)、从应试教育突围,培育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城市是应试教育的主战场,乡村孩子们成赢得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少)。我们在培养乡村孩子的时候常有思考,这些孩子们长大后会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是应该培养他们考大学的能力?还是应该培养他们未来生活工作所需的素养?
刚刚我也讲到了,县域中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困境和需求,其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现在特别关注的。我们觉得在现在交通如此发达的时候,仍留在乡村生活和读书的孩子们,他们的家庭情况总体来说是相对较差的。在留在乡村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固然值得同情,但我们发现父母留在乡村的,他们的状况可能更不好。为什么呢?外出务工有稳定经济来源,而留守在家的父母经济状况通常更差,对教育孩子的观念也更落后。所以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上,这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讲。
从创新的价值来讲,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堂都不会是大规模的,小班小校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形式。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天然的小班小校,具有优势,但面临着资源匮乏、师资不足、师资成长瓶颈等困难。我们通过分析、寻找、探索了农村小规模学习发展的潜在机遇,2014年创立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我们希望能与更多的公益组织合作,给更多农村小规模学校以支持。互联网的发展让帮助变得更容易:利用互联网链接优质教育资源(直播课、录播课、线上教研)、将乡土文化资源转为乡土教育资源,我们和很多做乡土教育的机构有合作,我们把他们所做的教材开发活动引荐到小规模学校,让这些学校能够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把不是课的东西变成课,把原来单调的课表丰富起来;推广高性价比项目(如阅读活动、社群发展、大学生夏令营等)。
我们发起联盟就是希望改善乡村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希望有更多的公益组织能够沉到最草根的学校去。
图片:这是河南的一所小规模学习,校长发动留守在家的妈妈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读绘本,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形成了一个小团队,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改变了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建立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友好纽带。我们在这种创造性改变乡村教育环境的案例中学到了很多,也想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们对乡村教育的想象是“小而美”,“小”指最基层、最草根的学校,“美”指有更多的内涵,不仅仅是校园环境的美,更重要的是人心灵的美、教师形象的美和教育课程的美,这是我们想象中美的教育形态。